| | | |

策演艺塑品牌 强基础稳业态 推新政优服务 沧州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5-06-16 09:35 来源: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沧州积极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将文旅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大众文旅消费需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1-5月份,全市接待游客2429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花费255.1亿元、同比增长15.1%,接待京津游客1050.3万人次,占比为16.7%。

一、 以文铸魂,在固本培元中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全力培育演艺市场。已举办小糊涂仙群星演唱会、丛台酒群星演唱会等大型营业性演出3场,牵头建立“沧州市规范演出市场  促进健康发展工作专班”,热门大型演唱会、景区票务“黄牛”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引进葫芦相声专场、话剧《雷雨》、周末喜剧之夜大笑戏剧脱口秀、舞台剧诗词大会《诗韵满长安》等10多项优质演艺资源在沧演出。江湖大剧院联合西安战旗杂技团推出《如梦长安》《特种兵》《天鹅湖》三台国家艺术基金杂技剧目,以杂技演艺为主题的景区吴桥杂技大世界2025年共接待游客47.5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5%;实现经营收入2298.9万元,同比增长6.74%。

全力打造优质作品。高品质制作《小城音乐会》,节目汇聚国内外多元音乐力量,从知名唱作歌手到新锐音乐团体,以丰富音乐形态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已成功推出10期精品节目,线上播放量达1亿以上,凭借颠覆性的创作逻辑与国际级制作水准,成为自媒体音乐领域的现象级ip,以“音乐 文旅”的创新模式,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优质艺术作品,杂技《龙跃神州—中幡》荣获西班牙第十三届赫罗纳“金象”国际马戏节铜像奖,魔术《古彩新技—海棠》、京剧《审武松》和现代评剧《姐弟争爹》等3部作品荣获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全力丰富文旅场景。围绕“2025冬游河北过大年”等主题,市县联动举办沧州坊民俗非遗市集、“嗨沧州•乐冰雪”沧县冰雪过大年等200余场文旅活动,涵盖“冰雪过大年”“景区过大年”“休闲街区过大年”等9大场景。围绕“春游河北赏百花”主题,丰富“踏青采摘之旅”“美食宴享之旅”“沉浸演艺之旅”“非遗体验之旅”“文化共享之旅”“赛事观光之旅”等6大场景,举办 “津门马荟”赛马系列常规赛、盐山县油菜花音乐节示范展示活动等100余场文旅活动。实现活动到村、演出到乡、节庆到县、示范到市,将“赏花经济”“冰雪经济”做到从“颜值”转化成“产值”。

二、 以文兴业,在文旅融合中助推沧州社会经济发展,加快把文旅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快项目建设,夯实文旅产业根基。2025年以来,全市实施“文旅 ”项目82个、项目总投资285.2亿,今年计划投资49.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5.2亿元;1-4月文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7.6%,全省排名第3。创新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围绕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工具开展专题培训,文旅领域“两债一资金”已纳入市级储备清单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0.17亿元,拟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8.4亿元。联合青年企业家协会开展以“文旅新机遇 招商引未来”为主题的招商会,来自北京、天津及河北石家庄、唐山、廊坊等地的青企协代表与沧州青企协会员200余人齐聚,共商文旅发展新路径。

深挖“颜值经济”,赋能产业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青县把美妆文化产业作为县域经济重要发展战略,通过引导扶持、品牌提升以及发展电商等措施,提升美妆文化产业规模和价值。截至目前,青县美妆用具产业集群现有企业253家,配套加工企业1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从业人员1.6万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产品远销德国、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被评为“中国化妆刷之乡”“河北省外贸出口转型基地”。2024年,完成年产值达到27.1亿元。

立足杂技优势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编制《“世界级杂技主题乐园”创建规划》,成立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中心,制定出台《杂技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使用办法》等一系列杂技方面的奖励补助政策,成立吴桥杂技繁荣发展省级专家委员会,建立引进杂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持续丰富杂技大世界景区旅游业态,打造“运河人家”“开城仪式”“新江湖八大怪”等旅游品牌,解锁“非遗 旅游”“研学 旅游”“美食 旅游”等多种旅游新业态,推出新春非遗庙会、江湖之夜灯光秀、畅玩“五一”欢乐季、乐游吴桥“大秀场”等一系列文旅活动。推出《江湖》《运河·印象》《江湖秀》等大型杂技情景剧(杂技秀)等杂技精品剧目。2025年吴桥县入选全国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挖掘美食消费潜力,解码“美食 文旅”融合新样式。五一期间举办第二届火锅鸡文化节,发放免费品尝券5000张,带动游客数量和火锅鸡商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0%左右,打造了“文旅 美食”业态融合标杆,同期举办电竞比赛,实现线上线下同时吃鸡,成功圈粉年轻群体。聚焦火锅鸡话题,策划“五一到沧州  吃鸡闯江湖”营销方案,邀请米露、户外发等家乡名人和30余名网络达人联动推广,话题曝光量达2751.85万次,跟进发布高质量宣传小视频等信息161条,曝光量超200万次,多条视频播放量超10万次。

多层次开展促消费活动,释放假日经济潜力。2025年累计举办春游河北赏百花、北派端午斗龙舟等文旅促消费活动300余场,编制“诗经故道 蒹葭桃夭”等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展中医药康养文化市集、文创进社区等文创促消费活动10余次。在针对高考生、全国各级劳动模范、持火车票证的外地游客、演唱会制定各类优惠措施,吸引来沧旅游。“五一”假期,接待游客404.9万人次、同比增长21.34%,旅游总花费29.91亿元、同比增长9.24%,接待京津游客124.22万人次,占比30.68%。端午假期,接待游客2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7.39%,旅游总花费13.4亿元、同比增长12.7%,接待京津游客41.55万人次,占比为20.42%。

三、 以文惠民,在守正创新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增进民生福祉

点亮群众文化生活。以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为契机,创新开展“遇见艺术”“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演出,组织举办奏响双“世界遗产城市”文化生态新乐章一一2025年沧州市迎新春文艺晚会、“祈福纳祥”——国家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精选作品展、“文艺院团文化大篷车赶大集”,等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

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以市场化模式举办南川老街音乐会,邀请蒋大为、张凯丽、张英席等艺术家与沧州特色节目同台,来自省内外的150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活动通过河北新闻网、纵览新闻客户端、新沧州微平台视频号等7个平台进行直播,线上浏览量总计近232万次,创作音乐会预热视频28条,转发17万次。

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联合沧州市交通运输局、沧州市文明办成立沧州文旅服务车队,组建金融辅导员队伍,开行“北京—沧州”旅游专列,开通美食公交以及天津至黄骅、中心城区至吴桥杂技大世界和河间府署的旅游直通车,携手河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沧州市分公司推出“轻松游河北”服务,让游客真正实现“解放双手”轻松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