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1224号建议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5-06-15 00:00 来源: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刘振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十四五”以来,我省不断强化政策创新,依托长城、大运河等世界遗产和红色资源创新开发文旅业态,活化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与辐射力。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旅企业壮大发展、帮联互助、产业助残息息相关,并通过系列举措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一、 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贯彻《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进一步健全大保护格局,印发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施方案,着力提升文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突出商标印制、生产流通等重点环节和领域,加大对涉及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大、社会关注度高等严重侵权行为的业务指导和案件查处力度。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宣传。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通过开展知识产权“五进”活动、媒体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市场主体培育、保护地标、商标品牌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地理标志、商标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推动文旅企业品牌建设。组织我省文旅企业参加2024中国文旅产业博览会、第十五届海峡两岸文博会等重要展会活动,开展宣传推介,增加交流学习。期间带领我省文旅企业拜访厦门市文创协会、厦门市河北商会、中国 (福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象屿集团等单位,进一步宣传文旅企业品牌和产品,在景区运营、产品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推动加强两岸文旅合作。三是开展供需对接。举办文旅新业态主题招商对接、“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乐器专题)等招商示范活动。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配套举办京津冀文旅项目投融资对接活动,设置投融资对接会客厅,为我省文旅企业及金融机构、省内外投资机构及相关市场主体提供对接交流的平台。

二、 引导开展帮联互助

一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探索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三三三”模式。推荐沧州市吴桥县《放大杂技产业优势 构建乡村振兴崭新格局》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联合京津晋文旅部门和保定市政府在阜平县共同主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活动,发布京津冀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政策,被央视晚间新闻和20余家省内外媒体报道。二是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机制。将“文艺两新”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引导“文艺两新”有序向产业园区集聚,构建机制、导引资源、强化功能,实现集聚区与园区空间整合、资源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省文联制定《河北省文联“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基地工作联系办法》,全省建立了中国非遗文化基地、中国工笔画创作基地等50余座孵化基地,设立了中国磁州窑艺术研究会等100余座创研基地,在秦皇岛市打造了“博物馆艺术馆之城”等为代表的200余个“文艺两新”实践基地,为“文艺两新”开展采风创作、培训交流、宣传展示、项目扶持等活动提供阵地。同时广泛发动、积极推动“文艺两新”优秀人员领衔创办工作室,推动全省建设5000余家文化名家工作室。三是引领妇女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省开展优秀女性创业项目征集活动,征集一批包话发展文化产业、手工产业在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女性文化创业项目,进行宣传推广,为广大妇女提供模式参考,启发创业思路,激发创业活力,以创业更好地促进女性就业,帮助女性增收致富,带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 推动文化产业助残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2019年,将155家残疾人定点培训机构作为单独一类进行汇编,形成《残联组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定点培训机构目录》并对社会公布,凡是符合条件的有培训意愿残疾人,均可就近报名,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出台《关于加强就业服务促进残疾人就业若干举措的通知》(冀人社字[2024] 20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16条措施》(冀人社字[2025〕12号),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人员优化技能培训服务,开展系统精准帮扶。对有培训需求的,明确技能目标,推荐合适的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课程,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信息。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聚焦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扶持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建立省残疾人新业态就业创业服务基地,实施“美丽工坊”等残疾人文化扶持项目,有效拓宽残疾人就业增收渠道。“十四五”以来开展手工艺品、非遗等文化产业培训100余期,内容包括剪纸、景泰蓝制作、陶瓷手绘等项目,累计培训残疾人6800余人次。深入打造“百县千品”残疾人手工特色品牌,整合培训、生产、展示、销售环节,利用河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文创产品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宣传、展示,有效促进残疾人就业,持续增加残疾人收入。三是加强宣传展示。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五个一”工程,惠及广大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家庭。连续举办全省残疾人文化节和“残疾人文化周”活动,通过艺术演出、书法绘画展览、手工艺品展览等形式,充分展示残疾人艺术才华和个人魅力。组织编创优秀残疾人文艺作品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并取得优异成绩。联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就业洽谈会、职业展能节、产品展销会等重要活动契机,组织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现场展示和产品推介。积极对接中国残联,积极参加福祉博览会、故宫文创融合展等各种展览活动,增大残疾人优秀文创作品曝光度,推介残疾人文化创意产品。依托自有媒体平台和省级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文化艺术家的感人事迹和优秀作品,进一步扩大残疾人文化产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采纳刘振波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持续加强文旅企业支持力度,引导开展产业帮扶互助,推动文化产业助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统一部署和跨部门联动,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创新供给方式,统筹整合政策、资金等资源,推动服务残疾人、服务妇女群众、服务文旅企业走深走实。二是加大支持力度。贯彻落实《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16条措施》等政策文件,积极指导文旅企业及残疾人等合法享受权益,争取相关支持,全面提升文旅产业综合效益。三是丰富文化产业活动。指导各地加大服务供给,细化政策配套措施,精心谋划文化产业适宜更多不同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切实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深入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