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49号提案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4-06-03 00:00 

屠志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省博物馆业繁荣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我省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政府主导,采取务实举措,推动我省博物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 我省博物馆发展现状

河北省文物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推动全省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

一是博物馆体系日益完善。全省博物馆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3年底,我省博物馆总数从2011年底的94家增加到2023年底的296家。定级博物馆共有43家,历史文化类、革命纪念类、综合类、艺术类、自然科技类、考古遗址类等各类博物馆均有增长。

二是文物活化利用途径不断拓展。全省博物馆不断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以全国文化文物文创试点单位河北博物院为引领,组织全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富于创意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打造河北文物宣传品牌,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时代价值,全省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大力推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数逐年稳定增长。2023年全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共计710个,临时展览共计855个,社教活动共计10482次,累计接待观众3948万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加15.9%(2019年同期总参观人数累计3407万人次)。

二、 多措并举促进全省博物馆业繁荣发展

(一)关于开展博物馆分类施策促进繁荣

我省高位推动“十佳博物馆”培育工作。自2023年起,全省每年培育10家县(市、区)属博物馆,给予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博物馆基础设施、陈列展览、藏品保护、社会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提质增效。谋划建立已定级博物馆与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开展帮扶合作机制,以大馆带小馆、强馆带弱馆,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博物馆的改革探索。

(二)关于鼓励国有博物馆改革,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建设

2023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河北成为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省积极承担国家赋予的改革任务,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省文物局支持鼓励中小博物馆备案,同时积极引导中小博物馆建设工作。通过组织系统培训、学术论坛、青年交流等针对中小博物馆的活动,不断提升中小博物馆建设水平。

(三)关于推动跨门类合作,多元化策展展陈

省文物局组织各地各单位参加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和“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征集推介。同时,推动落实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与省文化和旅游厅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广泛深入开展务实交流,不断加强在陈列策展方面的合作。

三、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积极推进博物馆增量提质。坚持中国标准,集中优质资源,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破除体制机制束缚,尊重博物馆专业属性,促进文物藏品合理流动,持续推动中小博物馆提升。

(二)逐步健全博物馆运营保障机制。加强对各级博物馆资金支持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持续加大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博物馆开放质量。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吸引社会力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

(三)多措并举壮大人才队伍。积极发挥博物馆联盟作用,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合作培养机制,推动博物馆专业领域交流互鉴。加强博物馆与高校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的合作,为博物馆事业持续培养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创新型人才,完善文博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价体系,鼓励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四)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博物馆学会等行业组织建设,活跃文博学术研究氛围,不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成果转化水平;充分发挥博物馆典藏、展陈、教育、研究等基本功能,策划推出更多优质的各类主题展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