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39号提案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4-06-03 00:00 

甄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河北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河北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若干措施》,以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开展河北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印发《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行动方案(2023-2025年)》《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

二是项目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成立全省文旅行业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印发实施年度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和领导干部包联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工作方案。组织省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参加第37届香港国际旅游展招商推介会、第11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和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等,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七里渔田小镇、河头老街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完成。

三是旅游品质业态实现新提升。建立旅游强省建设考核机制。组建成立“五带”建设工作专班,统筹省市县力量加快推动“五带”建设出成效。实施旅游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文化艺术、文创产品、品牌餐饮进景区。开通北京至河北旅游直通车线路6条,推出京津冀旅游环线列车线路2条,建设完工旅游公共服务设施819个、风景道1119公里。举办河北省首届研学旅游大会,发布我省首个地方研学旅游产品规范标准—《研学旅游产品质量规范》,推出了全省十大研学旅游主题线路,成立了全国研学市场营销联盟,提升我省研学旅游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荣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国字号”文旅品牌19项。

四是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成功举办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京津冀戏曲展演季、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员群英会等重大文化活动,点亮“北方戏窝子”品牌。全省公共图书馆举办阅读推广活动超1.2万场。全省文化馆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超5万场。全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达333.47万。成功举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展示活动。

五是营销宣传推广不断创新拓展。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创新搭建“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实行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免费通行河北高速,对引客入冀旅行社给予招徕奖励。通过城市重点部位广告宣传、快递外卖小哥和家政福嫂着装宣传、主题歌曲征集传唱宣传、旅游景区和文化场所宣传等方式,实现生活场景营销广泛覆盖。充分利用融媒体放大品牌效应。文旅短视频总播放量达4.6亿次,邀请河北乡贤70多人为家乡代言,“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产生广泛影响。

围绕您提出的建议,下一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充分发挥文旅优势,更好融入服务国家大局。一是深入推进全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规划落实,提前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扎实开展文旅融合、改革创新等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二是用好“五带”建设专班机制,推进京张、太行山、渤海滨海等文化和旅游带建设,建好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推动雄安新区创建全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三是筹备召开旅游强省建设推进大会、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整合资源,统筹谋划,打造综合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平台。

二是加强创作引导,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根植现实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二是坚持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搞创作,创排和打磨提升河北梆子《万里江山》、交响组歌《长城》等一批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文艺创作质量。三是抓好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用好名家工作室,为青年演员量身定做“争梅”剧目,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文艺人才。

三是供需两端发力,持续扩大文旅综合消费。一是深入推进“旅游 ”“ 旅游”,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深化旅游名县和旅游名品系列评定工作,创建一批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二是落实京津冀文化和旅游消费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推出更多惠民惠企的“大礼包”。三是实施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推进文创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

四是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对各地谋划和论证成熟的重大文旅项目,随时申报、纳入盘子,给予支持。二是聚焦重点项目推进,由省级包联、重点推进30亿元以上和创新示范性强的项目,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三是依托省旅发大会、廊洽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办好全国重点文旅企业进河北、投融资大会及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开展“五带”项目精准招商,跟踪促成项目签约落地。

五是深度营销宣传,持续打响河北文旅品牌。一是结合“四季”“五带”持续开展“欢乐季”系列营销推广活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艺看河北”等主题活动。加强与央媒、京津冀主流媒体合作,开展《三餐四季》《精读河北》《中国年中国味》等深度解读式宣传。二是与抖音、快手、微博、百度、b站、东方甄选等深度合作,推出“河北文旅超有范”等创意宣传,开展“乡贤游故里”“名人河北行”走播等系列活动。三是推广“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持续走进京津以及周边省份、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客源市场。

六是立足提升效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攻坚行动,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项目100个以上,打造文化名家工作室、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0个以上,建设基层群众文艺辅导基地500个以上。二是高标准建设提升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交通标识、停车场、驿站、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精品旅游风景道。三是大力提升群众公共文化获得感、满意度。全年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万场以上。广泛开展双争有我“唱响河北”“舞动河北”“书香河北”等群众文化赛事以及示范性“村晚”“遇见艺术”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把高水平的文化惠民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