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创新举措,打造河北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红色旅游工作的系列部署,近年来,河北省文化旅游厅对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出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充分发挥河北红色资源优势,挖掘红色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提高红色旅游服务质量,持续擦亮河北红色旅游品牌。
一、 系统规划全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加强全省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整体性、系统性规划,完善政策、财政、法律支撑体系,促进全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一是科学编制四级红色旅游规划体系。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编制了“省-市-县-景区”四级旅游规划体系。我厅编制了《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三期规划纲要》《河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市县编制了《保定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阜平县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等规划,指导景区编制了《冉庄红色记忆生态文化小镇概念规划》《狼牙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推进红色旅游科学开发和高水平建设。并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全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整体调度。
二是丰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成功推进2个系列景区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别是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和张家口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使河北省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达到14处30个,形成了以红色圣地西柏坡、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等为龙头的精品景区,有力提升了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支撑。
三是完善红色旅游财政保障机制。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地方自筹资金为主,以社会自筹资金为辅,加强红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使河北红色旅游在全国保持着较高竞争力和影响力。2017-2019年,西柏坡景区获得中央配套资金分别为679.44万元、716.5万元、2127.56万元,资金支持逐年增加;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获得中央配套资金为682万元、1239万元、928万元,获得地方自筹资金分别为2500万元、500万元、200万元,加强了革命遗址保护修缮,丰富了红色文化展陈。
二、 强化全省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红色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健全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优化红色旅游人才梯队架构,全面提升河北红色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是指导筹备河北省红色智库。指导河北省红色旅游协会在红色资源、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多领域遴选聘请一批行业专家和学者,组成河北省红色智库,进一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为开展全省红色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供骨干师资,为红色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二是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积极鼓励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开展面向大中小学生的特色教育实践活动。狼牙山景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等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红色宣讲进校园”系列活动,李大钊纪念馆开展“红领巾”志愿讲解团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三是加强对红色讲解员的培训。组织全省红色旅游专业讲解员、志愿讲解员开展河北省红色讲解员培训班、河北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素质提升培训,参训讲解员超千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提升我省红色讲解员专业素养。举办“河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河北省讲解员职业技能创新大赛”,以赛代训,进一步增强我省红色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的能力。
三、 促进红色旅游开发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结合新时代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与各级宣传部、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及各高校进行联动,广泛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涵深厚的红色教育。
一是打造思政教育实践载体。鼓励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策划举办红色文化主题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演艺巡演等活动,打造大学生思政教育社会实践载体。组织开展“河北省百名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河北省红色讲解员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生动讲述红色故事,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二是促进展陈提质升级。推动红色题材影视、动漫、文学等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到红色旅游展陈和红色教育活动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创编大型音画情景剧《左权将军》并进行全国巡演,用艺术手法诠释了左权将军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的一生。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打造以“晋察冀模范根据地”为主题的音乐党史课,将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料、经典音乐作品、真实访谈素材与讲解员现场讲述相结合,使红色文化更加立体鲜活。
三是推动红色研学旅行规范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旅游景区的教育功能,指导省红色旅游协会制定《红色研学基地评定规范》《红色研学基地服务规范》,有效填补了我省红色研学旅行领域标准空白,以此为契机加强相关领域业务培训和指导,共同推动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研学多领域高质量融合发展。
四、 打造河北红色文化旅游宣传高地
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平台,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相关信息咨询服务,通过新媒体技术,全景展示河北红色旅游风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展现河北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
一是促进红色旅游景区数字化升级。积极推进vr、ar、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应用,提升游客的沉浸式游览体验。支持红色旅游景区智慧化提升,完善网上预约、虚拟导览、智能讲解、体验交流、问题反馈等线上服务。推出“云游红色河北”全景vr平台,利用网络数字技术,组织有条件的红色旅游景区加强网上展馆建设,对场馆实体外景、展出内容和历史故事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打造红色数字家园。
二是加大新媒体平台宣传力度。创新河北红色旅游宣传推广形式,依托河北旅游官方网站、“一部手机游河北”平台进行专题宣传,省红色旅游协会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官网和“红色河北”新媒体平台针对我省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推广。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抗大陈列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积极建设官方网站和网上纪念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视频号等平台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
三是积极开发红色文化线路。我厅不断丰富红色旅游线路产品,策划推出“河北百条红色精品线路”“河北党史学习五大主题红色文化线路”以生动丰富、特色鲜明的内容,有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实际需求。
五、 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打造“红色 ”模式
省文化和旅游厅全力推动红色旅游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带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一是完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旅发大会为载体,优化红色旅游环境,重点支持旅游公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展陈场馆改造、消防安防设施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旅游公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展陈场馆改造、消防安防设施等项目建设,狼牙山风景区、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察哈尔烈士陵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是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协同开发。加强京津冀红色旅游协同发展,建立高效合理的一体化发展机制。组织开展“首届京津冀红色研学旅行峰会”“庆祝建军90周年京津冀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等,共谋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是打造“红色 ”发展模式。依托西柏坡景区、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红 绿”“红 古”“红 乡村”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白洋淀景区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红与绿”结合、优势互补,加快景区周边配套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了“梦里水乡”大淀观光游线路。前南峪打好“红色抗大、绿色生态”两大资源牌,形成以红带绿、以绿宣红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景区吸引力。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加强全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河北红色旅游人才队伍,活用红色资源推动红色研学、红色教育的深入开展,强化河北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打造全国红色文化旅游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