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36号提案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4-06-03 00:00 

郭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河北省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文旅部门行业特点优势,狠抓关键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持续推动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2023年,全省累计带动25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培育评定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5个,省级重点村镇305个,推荐保定市大激店村、唐山市大五里镇入选2023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培育建设非遗工坊592家,带动脱贫人口达4万余人,陈氏定窑非遗工坊等5家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上榜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成功创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国家试点3个,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指导沧州吴桥县民间文化艺术创新提升助力乡村振兴,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交流活动四个举办地之一。

一、 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体系。制定印发《河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河北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旅游名县评选管理办法》《河北旅游名县创建县认定细则》《河北旅游名县命名县评定细则》等政策标准体系,以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强力推动全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遴选“冀忆乡居”精品民宿创建单位作为年度重点培育扶持对象,全方位提升民宿创意设计、功能业态、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模式和综合效益;组织开展全省乡村民宿发展供需对接交流活动、乡村民宿服务技能竞赛暨民宿发展交流活动,搭建学习交流、供需对接平台,发布“乡村丰收季”50条乡村研学旅游线路、乡村民宿旅游攻略征集活动、河北省乡村精品民宿电子地图,举办“冀忆乡味”美食非遗展,带动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提升。

(三)加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2023年河北省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线上培训班,培训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干部、乡村旅游带头人和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等乡村旅游管理人员500余名;组织举办2023年“万人示范培训”河北旅游强省建设“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河北旅游名县创建专题培训班”,培训各市、县文旅部门负责同志,乡村旅游重点村所在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台办,举办第六届“冀台同韵·美丽乡村”-全省乡村振兴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培训班,构建适应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体系。

(四)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攻坚行动,强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标准引领,制定印发《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达标提质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新时期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旅游服务水平。制定印发《河北省2023年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河北省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文旅融合、全域全季旅游强省,助力脱贫地区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恢复振兴,创新实施旅游集散体系示范引领工程、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提升工程等五大示范工程。

(五)推动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成功创建国家试点,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强活动交流,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联合文旅部产业发展司,与北京、天津文旅部门及衡水市人民政府共同在衡水武强主办京津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活动。发布《京津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河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和5个“100”名单,举办重点片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推介活动。探索创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联合省工信厅、商务厅、文物局共同举办文创大赛。联合东方甄选谋划举办外景专场直播带货活动,进一步宣传河北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我省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探索更多直播带货赋能产业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形式。联合抖音集团举办“乡创好物”推荐官线上培训,加强乡村数字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乡村特色产品和品牌有效传播。

三、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着力提升全省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特色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切实将我省文化旅游资源持续转变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针对当前新时期文旅行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方法,强弱项、补短板,培树典型、样板带动,高效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三是继续争创文旅行业全国试点、示范,打造更多的先行区和试验区,为我省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