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180号提案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4-06-03 00:00 

民革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展太行高速风景道提升,推进太行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太行山文化生态旅游带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实施《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和《河北省太行山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35年)》,有力推进太行山区域旅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 太行山文化生态旅游带基本情况

河北省太行山区域共涉及5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即:石家庄市(8个):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井陉县、井陉矿区、鹿泉区、元氏县、赞皇县;张家口市(3个):涿鹿县、怀来县、蔚县;保定市(8个):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满城区、阜平县、顺平县、唐县、曲阳县;邢台市(4个):临城县、内丘县、信都区、沙河市;邯郸市(4个):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总面积3.82万平方千米。太行山区域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现有国家5a级景区6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59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家,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9条,河北省百佳精品民宿21家,星级饭店67家。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18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80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0881处,可移动文物72588件(套),现有博物馆50家;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1项。

二、 近年来太行山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主要进展

(一)太行山旅游风景道建设概况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省、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全省重点打造了邯郸太行山旅游风景道、沧州大运河沿线生态廊道等一批精品旅游风景道。联合河北省交投集团,跨界融合创新打造了太行山高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2019年,中国公路学会授予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太行山旅游高速”称号,成为全国首条高速公路旅游风景道。

1、 邯郸段太行山旅游风景道。邯郸段太行山旅游风景道。邯郸太行山旅游风景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太行山区,全长235公里,串联磁县、涉县、武安市3个县、市,15个乡镇、68个旅游景区、35个特色村落,在太行之巅打造了一条独具特色、风景别致的“绿色走廊”。风景道北部起点为武安太行山高速顿井出口,南部终点为磁县游客中心。磁县段从磁县游客中心到清漳水路(马鞍峡隧道-海乐山),涉及和谐大道、磁西路、慈兴大道、天保路等路段,全长74公里。涉县段南到合漳乡马鞍峡隧道口、北到偏城镇朝阳沟隧道口,贯穿全境,涉及涉林路、刘张公路、阳索公路、青龙线等路段,全长100公里。武安段全长61公里,途经旅游大道(新建)、平安大道(309国道)和盘龙大道,涉及13家旅游景区,打通了京娘湖隧道、朝阳沟隧道等三条山体隧道,形成了“高速连通域外、快线直达景区、环线串联景点、绿道游线赏景”的旅游路网新格局。

2、 邢台段太行山旅游风景道。邢台太行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较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太行山最绿、最美、最奇的地方。邢台市太行山旅游风景道主要景区分布在信都区、沙河市、内丘县、临城县4个县(市、区),全长160.7公里,其中信都区的抗大路,全长48公里,起点位于邢台市信都区邢和公路黄店村南,途经西黄村、龙泉寺、浆水等3个乡镇38个村,终点至浆水镇营房台村;沙河市的百里画廊,长约50公里,西起蝉房乡东至白塔镇,途径北武当山,秦王湖,桃花源,红石沟,沙河游客中心,太行渡槽等景区,位于329省道,具体路段是329省道与222省道交叉口至329省道与202省道交叉口;沙河市的新庙柴线,全长16.3公里,该道路与省道邢峰线、太行山高速、864乡道、851乡道和御通线相连接,具体路段为222省道至新三川贯通;内丘县的扁鹊大道,全长约36公里,起点是京港澳高速口至扁鹊庙停车场;临城县的山水大道,起点位于临城县柏乡界,终点位于临城县城西北方向石邢线上,道路全长10.4公里。

3、 石家庄段太行山旅游风景道。石家庄井陉太行“天路”,位于井陉中部山区,全长60.4公里,由东、西两线组成。“天路”串联了南横口陶瓷水镇、于家石韵小镇、吕家剧境小镇、大梁江梦里老家等一批特色文旅小镇,26个古村落,向南连通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景区、向北连通了华北最大的红叶区仙台山景区,盘活了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区”。沿“天路”两侧修建了537后掌驿站、良都驿站、栾家窑驿站、塔寺坡驿站、太行古镇驿站、史家驿站等6个旅游驿站、4家商务酒店、20余家特色精品民宿、28家星级农家乐,20余家饭店,沿途还种植了油菜花、格桑花、中药材等彩色经济作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构建起以中国唯一传统村落片区为核心的山地多彩自驾游综合体验地,成为了都市人返璞归真的“梦里老家”。推进旅游风景道建设工作的同时,还实施了以“青山和古村落”为主题的天路旅游经济带,将6个乡镇、26个村串珠成链,推进了古村落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创建了6个乡村重点村、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实施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土岭生态民宿等一批新文旅项目,古村落保护开发建设成为了井陉一张独有的名片。

3、 保定段太行山旅游风景道。保定市太行山旅游风景道项目主要由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和旅游公路组成;以京西百渡、曲阜唐片区太行山沿线资源富集区作为风景道项目的重点,以涞水、易县、涞源、阜平为接入口,以曲阜唐环线、涞涞环线、易水环线、野三坡环线等若干支环线与太行山相接,构成太行山旅游风景道项目。全长222.1公里,其中g234(曲阳县)至g108涞源县太行山高速公路99.4公里、西阜高速夏庄连接线全长28.4公里、西阜高速城南庄连接线全长9.2公里,打通龙西公路全长30.3公里、g112 (易水湖-西陵镇)全长16.5公里、百兴公路全长30.8公里、野三坡大道全长7.5公里。

(二)高等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立足太行山区域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观光旅游提升工程、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工程等,推动各类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成功打造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石家庄平山西柏坡、保定涞水野三坡、涞源白石山、易县清西陵、邯郸涉县娲皇宫、永年区广府古城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动平山县、易县等太行山区域县(市、区)创建河北旅游名县,在首批30家河北旅游名县创建县中,太行山区域有15家;首批10家河北旅游名县命名县中,太行山区域有5家。推动太行山区域的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区、邯郸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省5家)。指导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2家)。

(三)传统农业助力太行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依托太行山旅游环线,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绿色农业为基,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体验、生态旅游、中医药养生养老等领域拓展,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培育休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一是创建美丽休闲乡村。在太行山沿线认定了平山县李家庄村、怀来县镇边城村等1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及56个河北省美丽休闲乡村。2023年省级安排资金支持平山县北庄村、怀来县后郝窑村、易县田岗村、信都区前南峪村等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二是开展休闲农业推介。2019年、2022年先后在沙河市、阜平县举办了全省休闲农业推介活动。2023年围绕农时季节和重点节假日,征集和发布了一批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系列线路,如平山县美丽水乡游线略、鹿泉区山前大道休闲风光游、行唐县渔村垂钓有机采摘线路、赞皇县夏季科普民俗游线路等。三是打造休闲农业重点县。遴选了太行山沿线的涉县、沙河市两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拿出资金支持两县的休闲农业发展。四是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涉县旱作梯田农业系统”等8个农业生产系统先后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太行山沿线“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涿鹿龙眼葡萄栽培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

(四)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挥综合带动作用。太行山区域27个县(市、区)相继承办省市旅发大会,创新推出了京西百渡、京张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带、太行红河谷文化旅游经济带等全域旅游片区。太行山沿线5市共新建、改建文旅项目390多个,游客中心220余个,休闲驿站180多个,旅游厕所约1000个,酒店420多家,带动1000个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2021年邯郸市第六届省旅发大会推出了全长235公里的“太行山旅游风景道”,辐射带动7个承办县(市、区)184个乡村36.6万人实现稳定增收,2.27万人实现稳定就业。

(五)旅游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支持太行山沿线地区培育高品质文旅消费载体,建成鹿泉区龙泉古镇、涉县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1个;保定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石家庄市井陉县南横口陶瓷水镇等9家单位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保定市打造白石山温泉小镇等10个新业态小镇,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5条。张家口市推出湿地公园、葡萄酒庄、温泉康养等新业态产品。石家庄市推出太行寻踪非遗游等线路10条。推动“旅游 ”融合发展,太行山区域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项目。

(六)文旅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阜平县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评选易县、涉县等9个县(市、区)为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评定蔚县暖泉镇、易县白马乡源泉村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培育内丘扁鹊中医药文化旅游康养示范基地项目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在张家口、邢台、保定举办“金融行”灾后重建银企对接活动,搭建融资平台,达成合作意向9.68亿元。2023年1-11月份,全省推进太行山旅游带项目187个,在建项目总投资675.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2.81亿元,投资完成率为80.53%。

(七)文旅融合不断深化。易县、武安市、涉县、涞源县4县市创建为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邢台市连续举办三届太行山文化带建设交流会。组织专家深入挖掘考证地名文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苍岩山、仙台山、飞狐陉等标志性地名编入《河北地名文化探源》。围绕保护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弘扬太行精神,完成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武安市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创排现代京剧《挂云山》、音乐剧《太行赞歌》等文艺作品,邢台市抗大陈列馆获评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八)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依托规模景区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0个。野三坡、狼牙山、骆驼湾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太行水镇、大激店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保定市易县依托清西陵、狼牙山等景区,带动周边58个村、1.2万群众从事旅游业。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太行山沿线陈氏定窑、赞皇县原村土布、河北鑫特园林建筑雕塑(曲阳)入选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九)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推出“太行抗战红色之旅”、“砥砺赶考行”“筑梦新时代”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开展“跟着季节游河北”“太行山文化年”“京津冀房车露营大会”等主题宣传活动。与省内外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太行山沿线文旅资源产品,邀请王宝强等名人为家乡代言,联合东方甄选走进石家庄、邯郸等太行山沿线市县,促进太行山旅游发展。借助中国国际旅交会、北京国际旅博会等展会平台以及海外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宣传推介太行山旅游品牌,进一步拓展太行山旅游客源市场。

三、 下步推动旅游风景道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下一步,我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文化旅游部工作要求,按照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施精品风景道示范工程。推进交旅融合,着力构建环京津旅游风景道体系,加快推进太行山、大运河旅游风景道建设,推动国家一号风景道、草原天路、京西百里画廊、太行天路、滹沱河生态走廊、太行红河谷等旅游风景道提质升级,不断完善沿线观景、休憩、加油、维修等配套服务设施;省自然资源厅将从切实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要素保障入手,指导太行山沿线市县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落实“三区三线”等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立足区域特点、太行文化生态旅游带发展基础和长远目标,充分考虑太行高速风景道建设需求,加强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对接,合理安排空间资源供给,统筹优化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将相关项目用地纳入规划,保障项目发展空间;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做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助力太行山文化生态旅游带建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