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彦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掘历史文化资产功能,推进四大关键人群铸魂工程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近年来,积极推动西柏坡纪念馆景区(中共中央旧址)、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等20多个红色主题国家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推动白洋淀景区雁翎队纪念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前南峪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旧址等30处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免费开放,推动唐山抗震纪念馆(含广场及遗址)、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等80多处国家级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为游客和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体验,培养国民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下一步,我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活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推动雄安新区建设全国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进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规格举办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开馆系列活动、“行走长城 读懂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主题活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进阜平、武强、雄县3家国家级试点县建设。
二是持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高标准举办2024“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排河北梆子《万里江山》《华家口》、交响组歌《长城》、京剧《小兵张嘎》、杂技剧《追梦·雄安》等一批精品力作。
三是推进历史文化产品转化。加大承德世界遗产城市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力度,谋划培育2-3个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做好国家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工作,谋划推出3-5个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市。推进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工作,推出“国保在冀——红色印记、遗址探秘、世界遗产、古建游赏、石窟寻美、太行揽胜”六条线上文物主题游径。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河北主会场活动。
四是提高非遗传承发展水平。聚焦长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举办全国“长城脚下话非遗”、首届全国运河大鼓书会等大型非遗品牌活动。加强非遗工坊建设,推进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加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大非遗传播弘扬力度,组织举办“全国舞龙大会”“新春非遗之夜”等大型活动。以“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为载体,组织开展非遗展演、制作展示、传习体验等活态展示。
五是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以西柏坡、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全国红色经典景区为核心,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区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发挥理想信念教育基地作用。红色研学旅游产品要面向党政干部讲党性,面向大学生讲价值观,面向中学生讲历史,面向小学生讲故事。将红色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抓手,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推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红色旅游相结合。
六是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落实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部署,全年开展“六进”、示范性“村晚”、“遇见艺术”、主题活动融合演出等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万场以上。鼓励全省历史文化景区面向特定人群开展公益性开放或门票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