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进我省太行山地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全面整合太行山文化旅游带自然、人文等资源,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多部门联动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太行山地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 发挥专班作用凝聚建设合力。充分发挥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工作专班作用,把加快推进太行山文化旅游带等“五带”建设纳入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年工作要点,认真落实《河北省太行山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35年)》(冀发改社会〔2020〕2086号),打破石家庄市、张家口市、保定市、邢台市、邯郸市5个设区市27个县(市、区)区域分割,推动资源整合、市场互利、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深入推进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 培育建设高等级旅游目的地。立足太行山区域地质资源优势,实施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工程、生态观光旅游提升工程等,推动各类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成功打造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石家庄平山西柏坡、涞源白石山、易县清西陵、邯郸涉县娲皇宫、永年区广府古城等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动平山县、易县等太行山区域县(市、区)创建河北旅游名县,在首批10家河北旅游名县命名县中,太行山区域有5家。推动太行山区域的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区、邯郸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省5家)。指导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2家)。
三、 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支持太行山沿线地区培育高品质文旅消费载体,保定易县恋乡太行水镇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成鹿泉区龙泉古镇、涉县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1个;石家庄市井陉县南横口陶瓷水镇等9家单位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旅游 ”融合发展,太行山区域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项目。
四、 持续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串联整合太行山沿线文化和旅游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建设太行山旅游风景道844公里,重点打造了井陉太行天路、滹沱河生态走廊等精品旅游风景道。联合省交投集团,创新打造了太行山高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全国首条高速公路旅游风景道。完善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体系,建成市县级旅游集散中心22座、高速公路旅游功能服务区14个(太行山高速7个),开通市县间旅游直通车线路30余条。建成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2座,石家庄花溪谷房车露营地成功创建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建设提升旅游厕所1969座,实现太行山沿线a级景区旅游厕所全覆盖。评定东太行景区、清西陵景区、白石山景区等8个省级智慧景区示范点。
五、 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根据太行山地质旅游的优势,围绕开发出具有特色、品质、差异化的地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文物考古、文物保护等,开发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用于指导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把文化旅游相关职业(工种)纳入职业培训目录,认定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加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与技能等级认定。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作用,举办全省文化旅游职业技能竞赛,支持各地开展相关竞赛。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设立相关竞赛项目,组织传统工艺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技能展示交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对太行山地质旅游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的专项政策支持,积极引进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确保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素质高效、稳定健康。
六、 强化资金投入和管理。2024年省财政安排省人社厅“引智及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年初预算6308.46万元,安排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资金18195万元,由省委组织部统筹用于人才引进及培养相关工作。以上人才类资金可用于对含符合条件的太行山地质旅游产业发展人才在内的有关人才培养和引进支出。同时,对于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考取导游、旅游团队领队技能等级证书或获得乡村旅游服务、旅游接待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合格证书的,可根据技能等级按规定领取450元至1400元不等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所需资金由就业补助资金、技能提升资金及失业保险基金统筹保障。
七、 做好地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一是将整合优化地质资源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全省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现有的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开展综合评价、实施整合并优化,加强太行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二是为全省地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质资源支撑。2017年—2019年组织实施“河北省北口、东杏河幅 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张家口茶山一带发现的茶山古火山口、五彩山和阁上瀑布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组织开展“河北省宣化南部中生代动植物遗迹详细调查”项目,2021年至今共发现恐龙足迹产地6处,我省恐龙足迹产地总数翻了一番,并发现新足迹种属1例,其中立石村南产地在 9000余平米的范围内共识别出恐龙足迹4384个,行迹 73条,足迹数量和产出面积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二。
八、 全方位宣传推广打造品牌。推出“太行抗战红色之旅”、“砥砺赶考行”“筑梦新时代”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与省内外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太行山沿线文旅资源产品,邀请王宝强等名人为家乡代言,联合东方甄选走进石家庄、邯郸等太行山沿线市县,促进太行山旅游发展。创新宣传方式,选取太行山文化旅游带上优秀景区景点,制作短视频进行宣传推广,现已推出太行山文化旅游带专题视频28个。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及任务分解方案》,全面整合太行山文化旅游带自然、人文等资源禀赋,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开展专项行动,推进太行山地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