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300号建议的答复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24-06-03 15:00 

段春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灾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发展,省文化和旅游厅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富民、环境提升、产业带动等方面的作用。

建议在分析以旅游相关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涞水县村镇受2023年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影响的基本情况后,对我省在灾后重建地区的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且客观精准并富有建设性,特别是建议中所提到的“推动乡村基础建设、旅游环境提档升级”“打造和美乡村的样板”“充分挖掘河北优秀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等建议,为我省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及可操作性。我省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议提到的涞水县为例就包括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涞水踢球、景泰蓝火锅制作技艺、涞水古建砖瓦制作技艺、清宫传红木家具制作技艺、涞水伶伦祭典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一步我们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河北省灾后重建地区的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工作:

一、 加强政策引导,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方案。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有关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制定《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河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管理办法》《全省精品民宿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编制完成《河北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及《乡村旅游发展指引》,为乡村旅游精准定位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联合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研究制定《关于金融支持河北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推动灾后乡村旅游市场恢复和产业振兴。

二是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旅、人才强旅”战略,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思路,依托河北文化和旅游网络学院”、“冀旅学堂”小程序、订单式精准培训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培训效能。加强旅游人才引进,重点吸引大学生村官、乡村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旅游职业经理人等群体回乡创业,为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注入全新活力。

三是多渠道融资,保证经费保障。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联合金融机构、国企、旅游开发公司等主体,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拓展融资渠道,引进资金参与灾后重建。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围绕传统民俗、民宿、美食等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介,推广省内传统文化产品,吸引省内外游客。举办“河北非遗购物节”、大型旅游展销会等大型活动,广泛发动省内外文旅企业、非遗工坊、非遗企业等参加活动,在加强传统文化宣传的同时推动省内外文旅企业交流合作。

二、 促进文旅融合,传承优秀文化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制度文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业态。

二是打造非遗活动品牌,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播河北省非遗魅力,每年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通过创新展示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品牌活动。同时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不断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向广大游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借力景区提升非遗宣传推广力度。通过非遗演出进景区、非遗展览进景区、非遗产品进景区等举措将非遗与旅游景区融合,不仅丰富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实践,也有效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四是开展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创建工作,谋划与勘定非遗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体验旅游品牌。通过创建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创新体验方式、丰富体验内容、完善配套设施、营造特色亮点,逐步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体验旅游品牌。

五是积极推动非遗创意产品开发。积极利用我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挖文化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升技艺技能,开发多元化产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