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京津冀地区实施对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发布会。对这一政策的意义和河北相关部门的举措进行了详细介绍。
这项政策的实施,意味着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前往第三国或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旅客,可从京津冀口岸出入境,并可免办签证在京津冀区域内停留6天,进行旅游、商务会展、探亲访友等短期活动。此举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三地旅游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深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12月28日起,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铁路西客站、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河北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秦皇岛海港,对奥地利等53个国家持有效国际旅行证件和144小时内确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客票的外国人,实行过境免办签证政策。过境外国人可选择从上述6个口岸中任一口岸入境或出境,在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免签停留144小时。
自2013年北京口岸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国际旅客年均增长25.1%,效益十分显著。此次实施的北京、天津、河北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是服务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跨省级行政区域的过境免签政策,时间更长、力度更大。
过境免签时间大幅延长。由原来北京市、天津市实施的72小时延长至144小时,使到京津冀的外国人能够有充裕的时间从事旅游、商务会展、探亲访友等短期活动,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过境免签适用口岸类型增加。由原来单一的空港口岸扩大到铁路口岸和海港口岸,便于国际旅客选择更加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过境中转,促进京津冀三地多种交通资源科学匹配、合理运营。
过境免签人员的停留区域范围扩大。将符合过境免签政策人员活动范围由只能在单一行政区域内停留扩大到北京、天津、河北,既满足了过境旅客的实际需求,也将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商务会展资源互补、经济协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我省向世界级更高目的地迈进
为了迎接过境游客,省旅游委联合京津旅游部门,协调三地旅行社做好接待准备工作,精心谋划了10多条特色线路,推出了世界遗产、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休闲、红色经典等多个特色旅游产品。还在石家庄国际机场、秦皇岛海港两个口岸设立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投放多语言宣传手册、线路册和入境旅游指南,为过境游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同时,省旅游委还将加强对53个享受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国家的宣传力度,依托我省的国外旅游推广中心和国家旅游局推广平台,开展促销活动,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河北,来到河北,乐享河北。
“京津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为我省入境旅游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过境外国游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让更多的外国游客有机会走进河北,体验我省秀美的山川和灿烂的文化。同时对促进我省国际间旅游交流合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旅游委副主任王荣丽表示。
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国家名单
1.欧洲申根签证协议国家(24个)
奥地利、比利时、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
2.欧洲其他国家(15个)
俄罗斯、英国、爱尔兰、塞浦路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摩纳哥、白俄罗斯。
3.美洲国家(6个)
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
4.大洋洲国家(2个) 澳大利亚、新西兰。
5.亚洲国家(6个) 韩国、日本、新加坡、文莱、阿联酋、卡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