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会芹,女,汉族,1965年生,玉田县人,一级演员,唐山演艺集团副总经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罗会芹1982年毕业于北京戏校,师从田荣芬、李喜鸿等京剧名家。毕业后分配到唐山地区评剧团主工刀马旦、花旦、闺门旦,1992年拜在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老师的门下。目前有“新派”再传弟子3人,分别是唐山市评剧团的青年主演何静、彭越、张静。
罗会芹京剧坐科,后改评剧。先后主演的“新派”代表剧目有《花为媒》、《三看御妹》、《杨三姐告状》、《刘巧儿》等20余出。她功底扎实、嗓音甜美、文武兼备、可塑性极强,被业内权威人士誉为评剧界不可多得的优秀“新派”传人。
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整理旧剧目、排演新剧目的过程中,同音乐工作者和琴师们密切合作,创造了很多新的唱腔和板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年龄、身份、性格等来塑造人物,在音乐唱腔上大胆革新,加入了多种新的艺术元素,采京剧、乐亭大鼓、皮影等兄弟剧曲种之长来丰富评剧唱腔。创作并主演了《红龙泉》、《嫦娥奔月》、《红丝错》、《成兆才》、《香妃与乾隆》、《红星谣》、《变迁》等剧目,成功塑造了红龙女、嫦娥、香妃等众多截然不同的舞台人物形象。
在排演评剧《香妃与乾隆》时,她认真研读剧本,仔细揣摩分析香妃这个剧中主要人物。因为香妃是维吾尔族姑娘,她第一次上场的唱段“草原上的牧歌把吉祥唱”就是吸收了维吾尔族音乐元素。在香妃惊见乾隆皇帝亲自给她画的“南疆宝月楼”时,勾起了身处皇宫大内的香妃的思乡情绪,很自然地就把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旋律融入到“夸画卷”的唱腔之中。她还将《草原之夜》的旋律揉入到香妃给侍女阿丽斯丹讲草原故事的唱段中。在特定剧目中对这些外来曲调的吸收和运用,使地域特色与评剧唱腔紧密地糅合连接在一起,让人感到既带有几分清新明快的新疆维族音乐味道而又不失为新派评剧唱腔。这个大胆的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观众的好评。又例如在《红星瑶》中,她运用了江西民歌的一句唱腔“哎呀嘞”,这句在整出戏中反复出现,既不失评剧特色,又鲜明体现了该戏的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