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刘景海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12-12-21 00:00 

刘景海,男,1933年出生,滦平县五道营乡老米沟村人。

刘景海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学习花会表演技艺。自13岁起,正式参加村里的花会活动,26岁时任村花会会首,30岁时和郇春海搭档,向会上骨干人物、“棉花鬼儿”第二代传人彦成英学习“棉花鬼儿”表演,并成为“棉花鬼儿”第三代传人。几十年间为“棉花鬼儿”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棉花鬼儿”传承起到了一定作用。

“棉花鬼儿”系双人舞蹈的形式,其动作特征为“顺拐”,即舞蹈起来迈左脚时即出左手,同时头向左看,反之亦同。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弯腰曲背、憨态可掬,动作诙谐幽默却又协调、敏捷。虽简单、淳朴、粗犷而丝毫不显僵硬和做作,而呈现出一种自然之美。舞蹈的动与静、展与收对比突出,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民间舞蹈形式,其表演内容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显著的特征。其中,不仅有难度较高的翻腾技巧,还有简单明了的哑剧手势;二人对舞时,既有风趣幽默的互相寻找情景,又有诙谐活泼的相互嬉逗场面,同时还有简单的剧情发展,其动作特异,别有趣味。因“棉花鬼儿”表演是需要体力和技巧的活动,随着老一代艺人相继谢世或退出舞台,有些表演技艺已经失传,而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增多,学习时间越来越短,表演技巧也大不如前。因而现在的表演者们已很少有高超技艺并享有威望的人,“棉花鬼儿”这一档花会已面临濒危边缘。

刘景海不仅是民间舞蹈“棉花鬼儿”的传人和演员,还是当地花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即会首。他不但使“棉花鬼儿”这一民间舞蹈在当地大放异彩,还经常到邻县丰宁及怀柔等部分乡镇演出,对“棉花鬼儿”这一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发展壮大“棉花鬼儿”这一民间舞蹈和当地花会,他省吃俭用,到处筹集资金更换服装购买道具,自学习表演以来,几十年间为“棉花鬼儿”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尤其近几年到邻县丰宁及怀柔等部分乡镇的演出,扩大了“棉花鬼儿”这一民间舞蹈的宣传力度,对于“棉花鬼儿”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本村花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0年刘景海带同村郇春林到张家口沽源县和内蒙古宝昌等地与当地民间花会交流,参与当地的花会展演并为其指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间接带动了当地花会的发展。1982年参加全县民族文化调演,所表演的“棉花鬼儿”成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之一,受到全县群众的喜爱。2008年4月应邀参加了由怀(怀柔)、丰(丰宁)、滦(滦平)三县组织的“汤和川民族风情节”。做为滦平县唯一参演节目,“棉花鬼儿”凭借其独特的装扮和另类的表演形式赢得了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们的青睐,获得该活动组委会颁发的纪念奖牌一枚。

作为“棉花鬼儿”的传人,今年78岁的刘景海先生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和能力向世人展示了他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倾其毕生的心血在为“棉花鬼儿”的传承发展铺设着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