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崔文坡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12-12-21 00:00 

崔文坡,1934年出生,高碑店市张六庄乡大义店村人。

1942年至1947年在本村读小学,1948年至今在本村务农,从1950年开始学习十番音乐,从1984年开始传承十番音乐,相继传承两代人。据传说,明朝初期在本村药王庙内,有道士以口递形式将 “文十番”曲目传授给刘思齐,后由他组织将其演练传承,并由此曲目为冰雹会助兴。

康熙年间由刘司公率十番会为大义店村贡元进士刘浩、刘奇回家拜祖助兴演出。约140年前,刘井先为丰富发展十番会由过去的“文十番”创办成当今的“武十番”。1963年,文革开始,“十番会”由于形式所迫,被迫中断,时至改革开放,由崔文坡、张树海重新组织,将几百年传承下来的“十番”进行大胆改革创新,先用“口递”方式由“工车”谱一字一句念诵给年轻人,后用“拍手”方式,将打击部分(鼓、镲、铙等)一点点进行传授。为了使其更为完美,崔文坡大胆提出来进一步改为将“镲、铙”舞起来,并且又融入了打镲人员将镲“绕颈、掏腿、对打、合围”等形式,变化多样。打“铙”的将手中的铙抛向空中,随音乐节奏落入手中并与乐曲节奏相吻合。吹奏、打击交相辉映,给人以愉悦、清新的感觉。

几百年来,“十番会”以其独特而古老的形式流传人间,据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项阳博士)点评为“当今古音乐的鼻祖”,从侧面体现了本村“十番会”独特、古朴、典雅、令人百听不厌、百看不烦之感觉。

至今,“十番”音乐会已发展成为比较庞大的队伍。每逢元宵节来临之际,具有历史渊源的“十番会”凭其古老而独特的演奏形式吸引了来自周边各村民众前来观赏。场面之热烈,气势之宏大。此间,也成了人们的一种凝聚和企盼。

 “十番会”是为当地冰雹会活动服务的一个团队,内容和形式古老而庄重。据传起源于明朝宫廷音乐,后传入寺庙,再由寺庙传到本村。“十番会”共需人员80人,有12杆大旗,镲21副,鼓5张,此外铛子、旋子(手锣)、唢呐、管子、铙、钹、笙、笛、二胡样样齐全,是一个庞大的乐队。因共有十个曲目,来回轮番演奏,故称“十番”,曲目为:《黄河上》、《漫刘海》、《滚绣球》、《跳涧》、《十帮锣》、《大进宝》、《玉芙蓉》、《争春》、《小浪子》、《大出塞》。

 “十番会”之所以以较完整的形式流传至今,与本村村民的文明、仗义的村风是分不开的。每年过年、元宵节“十番会”乐曲也成了本村民的一种凝聚和企盼。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他培养了大批吹奏、打击乐手,并带领乐队参加各种大型演出、比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1月12日,他的代表作《漫刘海》和《滚绣球》在河北省首届民族器乐大赛中获三等奖;2009年1月1日,《黄河上》、《滚绣球》在河北省第二届民族器乐大赛中获二等奖。此外还有《黄河上》、《大出塞》、《十帮锣》、《大进宝》、《跳涧》、《争春》、《玉芙蓉》等作品,都是他的拿手曲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