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琴,男,1971年生,东光县大单镇洼里崔村人。
1979年他拜付希贵为师开始学习吹歌演奏,这期间除了学吹歌还要上学学习文化知识。于1994年他出资组建了洼里崔吹歌演奏队,这支演奏队一直活跃在沧州、东光、南皮、宁津、盐山、孟村等市县,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吹乐队。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演奏的乐曲音色圆润优美,吐舌清晰明快,气息运用自如,力度变化明显,感情真挚动人,深受人们喜爱。
崔书琴高于或者说区别与其他同行的技艺特征就在于:一是在使用的乐器上和其他人至少有三点不同,他的杆儿要粗,哨儿要硬,碗儿要大。二是掌握技术技巧全面,除吹奏唢呐、管子外,全面掌握咔戏演奏技巧的咔哨、咔芯子、咔碗并有独特的创新。三是在嗓音、气息和乐感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崔书琴自幼酷爱音乐尤其是吹奏乐,对乐曲能较深刻的理解并有独特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在咔戏上,有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和高难技巧运用,例如:使用一个咔哨或芯子,通过控制气息、嗓音的虚实变化,舌头颤音点哨和手对碗的收音、放音、闷音、打音、挠音等控制,使在咔戏难度最大的大跨度男女声腔频繁转换中,做到运用自如,因此所咔奏出的乐曲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吹歌班子里一般都有一个“大活儿”和一个掌班,“大活儿”就是主演,什么乐器都拿得起来;而掌班则是班子的组织者。崔书琴就是集两者为一身的杰出民间艺人,他既是演奏家又是组织者,还是传承人和授课老师,目前已培养出吹歌、咔戏艺人十多个,为传承东光吹歌这一民间瑰宝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1年在永年县举办的河北省信合杯大赛中荣获第一名,被评为河北省吹歌艺术家,同时被评为河北十佳班队。2005年参加河北省农村文艺调演,节目《打枣》获得一等奖。2008年参加河北省民族器乐大赛获得“民族器乐演奏家”称号,同年参加了河北省春节晚会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