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忠章,男,1946年生,泊头市皮毛厂退休工人。
陆忠章自幼随周福荣等父辈老艺人学习“泊头小竹马”表演技巧、制作技艺,成年后组建多支小竹马表演队,记录小竹马传承故事、伴奏乐谱、道具制作方法等,做了大量工作,使小竹马技艺在泊头得以广泛传承。
陆忠章作为“泊头小竹马”的主要传承者,很好地继承了十二相的表演形式,并将其逐渐改进发展成为十二竹马。他大胆改革传统表演套路、技巧及道具的制作方法,使之更具观赏性。同时,他注重发扬泊头小竹马的技艺特点,使泊头小竹马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实现了继承与发展、传承与改革的有机统一。
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博采众长,对传统小竹马表演技艺加以改革创新,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并逐渐发扬光大。首先,他注重对传统艺术的改革与创新。他将泊头小竹马的传统场地表演进行改革,融入了舞台表演的元素。例如表演队形由场地的“二龙出水阵”变更为“一字长蛇阵”,表演内容由传统的祭祀、祈神、传统戏曲故事变革为庆祝农业丰收,道具由拂尘、马鞭变更为农产品等等,很好的表现了人民群众庆丰收的欢快情绪,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次,他在道具制作方面独具匠心。他自己心灵手巧,不但亲自设计制作道具,还始终坚持严格按照其传统制作规格进行手工制作,并不断的将传统制作技艺加以创新和发展。他制作的道具做工精致、形象逼真。在不断实践中,他熟练掌握了场地和舞台表演两套道具的制作方法,使泊头小竹马适应了新时代对传统艺术的发展需求,让其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第三,他在表演技巧上不断推陈出新。他秉承泊头小竹马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固定下来的表演套路和技巧,在“搓搓步”、“扬鞭催马”、“侧身打马”、“怀中搂月”等动作上,都在尽量保持其历史独特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使队形富于变化,使其更加符合新的审美需求。最后,他不断提高伴奏音乐的水平。他爱好广泛,不但对传统戏剧有很深的研究,也喜爱现代音乐。为此,在努力传承泊头小竹马伴奏音乐的基础上,他将泊头传统音乐曲牌《水泡子》、《桃园令》、《备马令》、《反备马令》等合理编排,融入到小竹马的生动表演之中,使泊头小竹马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多年来,他和泊头文化馆专业舞蹈人员合作,根据泊头小竹马表演形式和技艺编创的《庆丰收》、《闹宵欢》等舞蹈作品多次在各类民间舞蹈汇演中获奖。如今,退休后的陆忠章与其他老艺人合作成立了泊头市戏剧曲艺协会,该协会以交流戏剧曲艺心得、传授泊头小竹马各类技艺、弘扬泊头传统民间艺术为己任,促进了泊头小竹马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