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固安屈家营音乐会 -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12-12-21 00:00 

 

固安县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是河北省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战略的重点市县之一。自元建都北京以来,固安一直地处京畿,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古有“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城”之称。屈家营音乐就滋生、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屈家营古音乐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创始于元明之际,源于佛教寺院音乐。是宋元以来南北音乐交流的产物,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有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传统乐器有管、笛、笙、云锣等,记谱方式完全是工尺谱,历代保留至今。乐队为固定编制,24名乐手为“满棚”音乐,12名乐手为“半棚”音乐。音乐会历史悠久,尊师旷为祖师,严格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学者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

屈家营音乐会曲目丰富,乐谱完整。现存《泣颜回》、《玉芙蓉》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曲。清康熙年间,音乐会应邀入宫,康熙赐龙、凤旗各一面,黄罗伞一把,笙两攒,8孔玉管一支,笛两支。其中8孔玉管为世所罕见,在唐宋典籍中称为“筚篥”,延用至今。

屈家营音乐是继西安古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后发现的又一民族文化瑰宝。从乐器形制、乐谱、曲目到演出礼仪,都与元明乃至唐宋时期的上流社会音乐一脉相承。屈家营音乐会曲目丰富,乐谱完整,乐手技艺精湛,并有严格的传承方式,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保存下来,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音乐会所使用的乐器、乐谱、曲目及其艺术实践活动,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技术规范和宫调系统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资料。民间艺人们所使用的音乐技术理论术语,将有助于解开中国律学史上的许多疑难问题。

1984年以来,屈家营音乐会引起了音乐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定期派专家进行指导、扶植,并在固安召开了“全国首届鼓吹乐艺术研讨会”。1987年,屈家营音乐会赴北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太地区音乐学术讨论会,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观看演奏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由于传承拘于师傅口传心授、乐手缺乏现代乐理知识、乐师技艺不外传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古乐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老乐师逐渐谢世,目前能教授古乐的两位老人均已80岁高龄,村里其他乐师无一人会吹奏大套曲,古乐面临失传的危险。

网站地图